紫陌红尘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8301|回复: 10

[灌 水] 新通关标准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8-21 22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酸菜 于 2013-8-22 00:09 编辑

从鸟的通关标准取经,经过实践经验的总结融合,生成更适用的通关标准。

第一关:文笔和审美情趣。
文笔有生涩感,且线索繁乱不明。或者审美情趣抵触。4分。通关失败。
文笔基本顺畅,只是线索难以理清5分。通关失败。
文笔基本顺畅,线索脉络基本清晰5.5分。通关成功。
第二关:主题和结构。
结构散乱,不见核心。或逻辑失误。或不完整。或累赘过多。5.5分。通关失败。
主题虽不明,但具有明显冲突点为核心,虽不完整但告一段落。没有逻辑失误。与核心无关的累赘较少。6分。通关成功。
主题明晰,结构完整紧凑,紧紧围绕核心,没有累赘。恒+0.5分。(不受后续通关影响)。
第三关:故事。
平铺直叙。或狗血剧。或转折处突兀感明显。6分。通关失败。
情节稍有起伏,故事具有可看性。转折处没有明显的突兀感。6.5分。通关成功。
情节曲折,引人入胜,峰回路转,别有洞天,情感饱满,感人至深。恒+0.5~1分。
第四关:人物。
主角设定以及人格发展有重缺陷(硬伤),或人物脸谱较多。6.5分。通关失败。
人格正常,稍有特点,但个性不算突出。7分。通关成功。
人格正常,个性突出且鲜活丰满。恒+0.5~1分。
第五关:综合。(锦上添花奖)
文笔优美+0.1
主题深远+0.1
故事新颖+0.1
人物特色+0.1

总分9.9。
以上不含瑕疵扣分。个人喜好分已融合在通关标准中。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3-8-21 22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1234加起来就是25分了啊,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3-8-21 22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{:4_225:}原来如此   下届写帖子就这么写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3-8-21 22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一关还应该是能够吸引读者看下去。
至于是优美的文字,还是别的什么吸引读者读下去,都没有关系。
能读得下去才是剧情、结构、立意神马神马的。

回复|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21 23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
只要不是审美情趣严重抵触,想必读下去还是必须的。至于是被吸引读下去,还是被迫读下去,这在于个人喜好了。

我再补充几点就是。
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3-8-21 23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被迫读下去,给分的时候就会吝啬了。

回复|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21 23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所谓标准不是严格的打分依据。是告诉写手,基础是什么,每一个环节的底线在哪里,加分点又在哪里。前一关节没有达到底线,后面的关节分数就肯定上不去。

你说的读不下去的情况,在第一关就淘汰了。还有什么可虑的?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3-8-22 01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故事是人物支撑的,如果故事引人入胜,基本上人物塑造就成功了,后面还谈什么人物关。你这通关退则明显非常山寨

回复|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22 06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鸟,估计你还真不得不佩服哥的新通关规则比你的更优越。
人物塑造是离不开描写的,而小说故事却不一定是要描写出来的,只是叙述就足矣。估计你没大看过小小说和微型小说。
小小说一般不超过2000字,微型小说更少,通常就是500,600字。在这么小的容量里面,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,完全就没有空间再去描写和塑造具体的人物形象。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按本通关标准可以完美通过第三关。第四关却拿不到高分。
这说明什么?故事可以离开具体的人物,但人物却离不开故事。这就是树干和树叶的关系。
具体的小小说的例子我现在手头也找不出来。不过以前有一篇群杀文《榕树下的故事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。这篇大约5000字的小短篇就几乎可以完美通过第三关,和小小说一样,第四关拿不到高分。不信你可以找来看。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3-8-22 18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总分8.4吧。。。。。。后面1.5的标准没看到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3-8-22 19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写帖就像拍电影,思维模式不能太固定的。

回复|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紫陌红尘 ( 浙ICP备14025083号-1 )

GMT+8, 2025-5-15 07:12 , Processed in 0.089741 second(s), 5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