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湘云HM 发表于 2015-1-13 14:02 
为何我还是没找着
人说三生石上缘,我与宝哥哥,究竟得几生也?
想前生我于灵河岸上三生石畔遇见那神瑛侍者,得他甘露灌溉之恩,将修得人形与他一同下世历尘之时,因感念前生之恩,故落泪还之。此恩之大,我必当报。因着这个缘故,也应知我必是个有情有义,有痴有念之人,视恩者为唯一,专于他,痴于他,念于他。因而才会生出许多故事来。
因此自尘中历劫以来方知这人世的滋味,那泪竟是苦的。人只道我小性儿爱哭,殊不知我必得有个哭的缘由方能还得这前生的债。
我痴于他,而我却不知他是否痴于我,也不知他是否知我痴于他。每每念及此,便有多少个嘴儿拌起来,引得自个儿恼了,怒了,引得人笑了,恨了,就多出许多泪来。人只当我是个千金小姐,何来这许多的忧愁之状,殊不知因着我父母早亡,寄居外祖母家,终究是一个无人做主的人儿,又生在了这等门第礼俗观念极强的家庭里,女儿心事终究是一段说不出去的心酸。于是每每视他为一个知己,可终究他是个男儿身,我就算有再多的心事,又如何能与他全部道出,整日里便你猜,我猜,你解语,我解语,你误解,我误解,如此几番厮闹,竟至长辈们将我看成一个不持重之人,又同宝钗一处,越发的不能比了,就连云妹妹等姐妹们都常常只念宝钗的好。但若只要他念着我的好,他人于我又何妨。
既已注定了恩情,我便只认他,恼了怒了也只能认他,即便明儿他当了和尚,我也只认他了。此番痴念,聊记作一词云:
莫把红尘看破,三生石上记因果。多少恩情还了,悠悠琴曲谁和?看窗儿,竹露阶前碧,泪痕枕上多。梦醒来,鹦鹉廊前学坐。管他是,重门深院人情薄,对着秋雨费吟哦。且由他,世人眼里任抛躲。且问他,几番心事若相问,一片痴情应奈何?却只得,香丘葬处一抔我。再寻个,离恨天外唱婆娑,天外桃花又落。 熟知红楼,且爱唱曲,似与杀贴相类
|